搜索 广告对个人隐私有哪些问题?如果一款 App 未经许可,抓取了你的照片,或者收集了照片上的信息,你觉得你应该获得多少赔偿?
我们经常看到一些 App 被整改的新闻(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,私自收集用户信息等),但也只是停留在「整改」层面。其中的「受害者」——用户,往往不会得到任何补偿。
比如,每次 Facebook 被卷入隐私丑闻时,官方似乎都是按照一本通用手册给出的程序进行处理:马克·扎克伯格出面道歉,并经常使用重复的台词,比如「这是一个大错误」或「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得更好」 。
最近,Facebook 正在和用户达成一项集体诉讼的和解。这项诉讼称「Facebook 通过照片标记工具,未经许可收集用户照片上的人脸信息。」为此,Facebook 提出和解,表示将赔偿 5.5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40 亿元),平均下来,每一个集体诉讼的成员可以获得 150~300 美元不等的补偿。
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隐私相关的集体诉讼和解金额。如果不和解,按照当地法律,Facebook 可能要向每一个集体诉讼成员赔偿 1000~5000 美元不等。
全球最大社交媒体公司的低头,标志着,因私自收集用户人脸等信息,互联网公司可能不只是要准备好一套精致的公关话术,还得开始考虑向用户支付赔偿金,或者重要的是,得更加规范地使用用户数据了。
这起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舆论思考:不同用户的数据是否产生了差异化的价值?政府、企业、用户三方到底通过怎样的博弈,才能够建立一种隐私保护平衡的机制。
让 Facebook 主动提出和解,这个过程花了 5 年,但也只是赔给伊利诺伊州的用户。
这场官司从 2015 年就开始了。多年来,Facebook 一直鼓励用户在他们上传的照片上,标记其中的人物。而 Facebook 存储这些信息的同时,还会创建指向该人的个人资料链接。
这个功能一开始并没有引来很大争议,直到有三个用户反映他们的家庭住址等信息,也被放到了 Facebook 的识图功能之中。这三个用户刚好来自伊利诺伊州。于是,官司开始了。
很难有普通用户告得赢像 Facebook 这样的科技公司,这注定是一场耗时耗力耗钱的拉锯战。而这场官司之所以天平最终会倾向于用户,很大因素在于伊利诺伊州存在相关法律——《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》。
各种渠道不断涌现,互联网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,下面梅景松老师给大家详细的说说。
没有互联网营销经验,没有建站经验,没有互联网团队,这都不是问题!只要你想让自己的线上订单暴涨,以上就是搜索 广告对个人隐私有哪些问题?你想要的都有,网站建设、SEO、SEM、页面设计服务我们都是专业的,或者你想从事互联网营销行业、学习互联网营销知识,请拨打电话:416-878-0880;邮箱:[email protected]。